关于我们  >    布朗新闻  >
布朗分园  >    家长社区  >
教育课程  >    教师园地  >
健康保育  >    返回首页  >
布朗新闻/Brown news
布朗新闻/Brown news
布朗心力量|朵布幼儿园北京蓝调园金牌教师孙晓蕾

十年守护托起星光的人



写在前面:
有人说,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独特的星星,而幼儿园老师就是那个托起星光的人。她们俯下身,耐心倾听每一句稚嫩的话语;她们伸出手,细心帮助孩子整理衣角、系好鞋带;她们用温暖的笑容和满满的爱心,陪伴孩子们一天天长大。在朵布幼儿园里,教育是静默的耕耘:当教案本上的红笔批注与童谣声、欢笑声交织,当观察笔记里“第一次独立穿鞋”与家长群中“明日降温提醒”重叠,那些被托举的星光便悄然生长,终有一日,他们会带着稚嫩却坚定的光芒,照亮整片天空。

第1幕:晨光里的责任,从“无声对话”开始

孙晓蕾老师是幼儿教师中的一员。清晨,幼儿园还未苏醒,孙晓蕾老师的脚步已经出现在走廊里。她总比上班时间早到一些,这是独属于她的“无声对话”时间。“蒙氏区的教具是否完整?拼图是否完好归位?建构区的材料是否罗列整齐?窗边的绿萝是否需要擦拭?”她像一位细心的园丁,关心着教室里的每一寸角落。

“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有着不同的发展需求,我必须为孩子们每一天的成长做好充足的准备。”

孙晓蕾深知,幼儿园里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在孩子们心中种下探索的种子。她的每一项准备,不仅是对教学的负责,更是对每个孩子成长的尊重。在她的工作簿里,记录着无数个这样的清晨,她用这些看似平凡的准备,编织出孩子们一天的精彩。

第2幕:自主游戏中的“教育智慧”

清晨的教室随着孩子们的欢笑声逐渐苏醒,孩子们开开心心地来到幼儿园。早餐结束后,孙老师轻声示意,孩子们便兴高采烈地奔向各个游戏区域。

建筑区的孩子们正专注地搭建“欢乐小超市”,他们热烈讨论着货架的摆放位置,认真思考如何让“小超市”更稳固美观。表演区的孩子们则忙着用自制玩教具表演皮影戏《哪吒闹海》,她灵巧地摆弄着皮影人物,绘声绘色地模仿着哪吒电影中的台词,还不时邀请路过的“观众”一起参与表演......

在这个看似轻松愉快的游戏过程中,处处体现着孙老师的教育智慧。孩子们在自主游戏中,不仅发展了想象力和创造力,更在实践中学会了合作与分享,培养了发现问题、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。这些宝贵的经验,正在为孩子们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。

当一个孩子因积木倒塌而沮丧时,她没有立刻帮忙,而是递上一块适合的积木说:“试试用它做底座,会不会更稳固?”当嘟嘟独自在观察绿植画画时,她便拿着彩笔走过来说:“你画得真仔细,要不要试试把叶子的纹路也画出来?”这些看似不经意的互动,都被她写进观察笔记:“翰翰今天主动分享玩具,是'井德心育'中'善'的萌芽;浩浩搭建时尝试了三次对称结构,说明空间认知在突破。”

“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:一个温暖的拥抱,能安抚孩子当下的焦虑;一句真诚的赞美,能激发孩子眼中的自信光芒;一次及时的援手,能助力孩子战胜困难超越挑战。每当看到孩子进步时,我都发自内心的为他们喝彩。”

如今,孙老师已经是大班的老师了,在孙老师的心里装着每个孩子的“成长档案”,手机相册里按月分类的“成长文件夹”,记录着孩子们从哭闹到快乐奔跑......这些碎片拼起来,就是星星发光的过程。

第3幕:从教研到成长:让智慧照进课堂

配图说明:教研室围坐一起、教研场景、共创场景、自制的教具、《井德心育》她总在空白处批注:“千年地仁爱智慧,依然能种进孩子心里。”《礼记·学记》中的“教也者,长善而救其失者也”。每日一善墙

每周的教研会上,孙老师和团队总能碰撞出创新的火花,这里既是教学研究的实验室,更是老师们专业成长的加油站。她们深入挖掘教育素材的价值。通过学习、讨论、共创、演练等方式来丰富教育的层次。一首简单的童谣,被她们分解出语言节奏、社交互动和文化传承三重教学目标;传统的"跳绳"游戏,据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特点,从基础的摇绳跳跃到创意编绳拼图形,从单人游戏到小组合作,十余种趣味玩法,将简单的跳绳游戏升级为寓教于乐的成长体验。

在教研会上,孙老师与小伙伴们集思广益,将废旧物品再次利用,设计出独具匠心的自制玩教具。“你看这是我们创制作完成的‘皮影戏’”,另一位老师说:“这是我们制作的‘小鱼摇摆’还有超级厉害的‘大嘴青蛙’......教育不是简单的重复,而是充满智慧的创造。”老师们举着自制教具说。

在朵布幼儿园里,老师们坚持研读经典。“在几千年的经典文化中汲取智慧,我们深知只有自己好好学习,孩子才能天天向上。”她的笔记里,工整写着《礼记·学记》中的“教也者,长善而救其失者也”。

每次幼儿园的井德心育活动开展前,她总要再次研读《井德心育》教师用书,她书中批注:“千年的仁爱智慧,依然能种进孩子心里。”这些思考化作孙老师教与孩子们日常的“每日一善”中。

“我今天帮助小朋友叠被子”“我今天帮助小朋友系鞋带”“我知道,帮助别人快乐自己!”“帮助别人我非常快乐”......孩子们用最朴实的行动,把“与人为善”变成了日常习惯。

那些经过反复推敲的教案、精心设计的观察表、不断完善的课程体系,终将化作温暖的教育之光,照亮每个孩子成长的天空。

第4幕:主题课程背后的“一课三磨”

随着一天的幼儿园生活的结束,孩子们欢快地奔向等候已久的家长,扑进温暖的怀抱。然而,对于孙晓蕾老师来说,工作还远未结束,当幼儿园渐渐安静下来,她总是一个人留在教室里,开始认真地打磨教案,为接下来的课程做精心的准备。“这个科学实验设计能促进孩子们的探索心和创造力吗?那个教具会不会限制他们自主思考的空间?"我深知‘一课三磨’的重要性,每个教学环节都要经过反复推敲。”孙老师说。

空余时间孙老师会研究《3-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》《井德心育》等等教师指导用书,根据孩子们年龄特征及时调整自己的课件。

在众多教学准备中,科学小实验最让孙晓蕾费心。每次上课前,她总要反复试验多次,当多次实验出现瑕疵时,她就会转换思路,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案。就拿明天的《流星雨实验》来说,她特意将矮玻璃瓶换成了高玻璃瓶,这样“流星”下落的时间更长,孩子们就能更专注地观察这奇妙的现象了。

她曾为设计一节“古诗寻宝”活动,把童谣拆解成藏在书架、玩具与绿植间的线索;为了让机器人课程不流于形式,她花3天时间调试程序,只为让孩子顺畅的学会与机器人“沟通”互动。打印机吐出的教案上,她用红笔写着:“教育不是灌输,而是点燃。”

春去秋来,孙老师总是认认真真的完成每一次磨课,教室里那些安静的小椅子,成了孙老师最忠实的试讲听众。“只有经过这样精益求精的打磨,我才能满怀信心地站在孩子们面前,开启每一次充满可能性的教学之旅。”

第5幕:家园之间的“同心圆”

孙晓蕾的工作簿里,珍藏着与200多个家庭共同书写的成长故事。孙老师的手机里存着孩子们的“闪光集锦”。每天,她都会用镜头记录下孩子们的点滴进步“嘟嘟午睡时攥着安抚巾的模样,可乐成功夹起一粒米饭时的得意笑容”......这些珍贵的瞬间,她都会及时分享给家长,让家长看到孩子们的进步。

每天,她都会认真完成与家长的链接,用专业的观察记录孩子的成长轨迹。无论多晚,只要家长发来咨询信息,她都会耐心回复。因为她深深懂得:“教育从来不是单打独斗,而是需要家园携手,共同绘就的同心圆。”

不仅在孩子的教学方面,对于孩子的日常,孙晓蕾也始终坚持以家长之心为心,去细心呵护每一个孩子的成长。天冷时,她会提前在群里提醒家长给孩子添加衣物;午睡时,她会轻轻地调整孩子们的睡姿,帮孩子们盖好被子;户外活动时,她的口袋里总装着纸巾、创可贴、小皮筋等必需品,就像孩子们的百宝箱;洗手时手指缝的泡沫是否冲净,都要一一确认。

保育员常说:“孙老师照顾孩子比妈妈还细致。”她却抚着联系册上二百多个名字说:“家长把孩子最珍贵的童年托付给我,我不敢有半点疏忽。”她知道,这份“细致”承载着无数家长的信任,更是生命成长不容有失的责任。

每当看到孩子们纯真的笑脸在阳光下绽放,看着他们一天天健康快乐地成长,孙晓蕾就觉得,这就是她作为幼师最珍贵的回报,也是她毕生追求的教育初心。

第6幕:十年坚守,星光成河

当被问起为何能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幼教岗位时,孙老师会带着他们参观那些由孩子们亲手布置的环创。墙上挂着孩子们用稚嫩笔触绘制的“我的梦想”,窗台上是孩子们精心照料的绿植。这些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创意,不仅是他孩子们成长的印记,更是他们对这个世界最初的想象与期待。

在孙老师看来,幼儿教育远不止是日常的吃喝拉撒睡,更是教会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良好的品格、树立远大的志向......在游戏中引导孩子学会合作,在学习中启发孩子思考。她说:"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,我们要做的就是发现他们的闪光点,帮助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。

“每当看到曾经带过的孩子回园看望,或是收到家长发来的成长喜讯,我都会感到无比欣慰。能陪伴孩子们度过人生最初的求学时光,见证他们的点滴进步,这就是我最大的幸福。”说这话时,她的眼里闪着温暖的光。

写在后面:

教育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,而是帮助每颗独特的星星找到属于自己的运行轨迹。在他们幼小的心田上,播种良善种子、唤醒心中大我、培植厚重根基,成就孩子们幸福自在、圆满崇高的人生。“爱孩子是我的福报,做幼师是我的荣光。我知道,这一颗颗小星星终将成长为温暖的太阳。那耀眼的光芒,就是我生命中一枚枚骄傲的徽章。”
发布日期:2025/5/30  本文被浏览了4541次

用心做教育,做儿童心上的教育! 

-------北京市丰台区京印国际中心9层------- 

Tel :010-6712 8577

15611010433